正在阅读:洪国荣的非遗人生与非遗梦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洪国荣的非遗人生与非遗梦

原创 2020/11/21 19:50:2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诗画浦江 作者:贾冰卉 1389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121212.jpg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我的收获,是时代使然,是时代恩赐。我没有理由沾沾自喜而躺在功劳簿上,没有理由不再吟颂《从军乐》,而闲赋《归去来辞》。”

  洪国荣,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于浦江县堂头乡六转村。曾在金华地区群众艺术馆、衢州市文联工作。1987年起供职于浦江县文化馆,先后任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浦江县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职称。长期从事文学创作与民族民间文化挖掘和理论研究工作,多次得到浙江省文化厅表彰。曾主编《浦江文化》报,参与编撰《浦江风俗志》《浦江文化志》《金华风俗大观》《浙江民间剪纸》等;编有《婺州民间故事》《浦江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浦江黄帝文化论文集》《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浦江剪纸艺术家》等,编著有《浦江古村落传说》《浦江剪纸》《浦江麦秆剪贴》等书籍。主持省级课题研究项目《浦江饮食文化》等。先后有300余篇民间故事、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艺理论在海内外发表与获奖。论文《传统文化现代转换》201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上发表。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金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浦江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洪国荣的非遗梦从五十年前听爷爷讲故事开始萌生,从三十年前业余爱好搜集、整理、研究民间文化开始成为个人追求,到十年前专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开始蝶变融入民族复兴梦。五十年酸甜,庆幸之余,他感慨万千。

  小时候,到校要出山。上学途中他总是要在一个名叫“新凉亭”的路廊上歇一会儿。每每进入亭中,他都会想起自幼就听爷爷讲的亭后“仙酒泉”的动人传说。这是一条浦江诸乡及邻县来他们邻村嵩溪石灰窑挑石灰的必经之路,他经常在亭里听到来自四方挑夫们讲各种版本的《仙酒泉》,一起排队喝上一肚甘甜清凉的“仙酒泉”。

  高中毕业后的一天,洪国荣再次经过“新凉亭”,喝到“仙酒泉”,他不由得想起已故的爷爷,想起那些无缘重逢的挑夫们,想起那有着道德教育意义的《仙酒泉》传说,于是他决定把这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整理成篇,以圆童年之梦。

  1981年,洪国荣搜集整理的《仙酒泉》在《浦江文艺》发表,这篇处女作竟成为他在乡里的成名之作。从此,他便与民间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不再听从命运对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排。此后每一年他大都在半亩方塘中耕耘,《民间文学》《山海经》《故事林》《新民晚报》《乡土》等报刊都曾留下他的“脚印”。

  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了“伯乐”。1983年,金华地区群众艺术馆发来一函,邀请洪国荣去婺参加《艺术馆》通讯员培训班学习。培训结束后,又聘用他加盟编辑《艺术馆》。他在恩师章寿松先生的教导之下修身学业,获益匪浅。编辑“艺术馆·民间文学”栏目,加深了他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使他产生了有生之年要在民间文化搜集整理与研究上做出一番作为的愿望。

  生逢盛世,必有良机。1984年上半年,中宣部、文化部等联合牵头在全国组织开展民间风俗普查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开展的全国性民间文化普查活动。浦江文化馆、浦江县志办联合成立《浦江风俗志》编委会,汇集全县10余位乡土文化学者进行撰写编辑。时年24岁的洪国荣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从老前辈身上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还得到了一次组织开展采风活动的锻炼机会,为深入了解家乡民间文化资源打下了基础。

  正当洪国荣日思夜想如何在老本行上有所突破时,机缘来了。当年下半年,中国文联、文化部等联合下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民间文化遗产十大集成普查编纂工作。他被指定负责全地区的民间文学集成普查试点工作,并被派到杭州参加全省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会议。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参加省级会议,是对他的非遗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次会议。就在这次会议中,他认识了不少国内民间文艺界著名学者,如北京的刘魁立,上海的姜冰,本省的叶大兵、吕洪年、莫高等老前辈。后来,姜冰、吕洪年等都成了他在民间文化理论研究中的引路人与导师。1985年,在吕洪年教授的推荐介绍下,他成为当时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浙江分会最年轻的会员。

  “春风得意马蹄疾”。短短几个月,他跑遍金华地区11个县市,督导各地组织开展民间文学集成普查试点工作,并亲自在家乡浦江带领“采风”队深入农村开展普查工作。在普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馆长决定先编辑出版《婺州民间故事》,洪国荣担任责任编辑,这是他第一次主导编辑书籍。

  通过这次普查试点工作,他深刻认识到要想真正在搜集整理、研究民间文化上有所作为,必须脚踏实地深入民间,必须到熟识方言的地域去。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时任衢州市文化局长的章寿松,章局长很支持他的观点,马上写信给时任浦江县委书记沈才土,推荐洪国荣到浦江文化馆工作。就这样,他如愿从衢州回到家乡。从此,他翻开了“非遗”人生新的篇章。

  正是缘于这种对突破的渴望,才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1987~1989年,浦江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汇编工作在他的主持下获得丰硕成果,浦江民间故事、歌谣在省市集成卷中的入编率名列前茅。1997年洪国荣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省、市、县卷编纂出版工作先进工作者。

  通过参与民间风俗与民间文化十大集成普查的编纂工作,洪国荣逐渐有了对国家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采取梯级挖掘整理保护战略的感悟,这又激起他更深入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欲望。2003年,文化部下文要求各地开展民族民间造型艺术资源普查工作。他承担起这个重任。这是一项主题相对集中与明确的普查工作,范围定在民间表演艺术与民间造型艺术资源。因此,在2005年任务完成之时,他意犹未尽,期待着下一次大规模综合性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普查。他坚信随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文化一定会“溪水绿于前渡口,桃花红似去年时”。

  2006年,大规模、大范围、综合性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拉开序幕。洪国荣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重担。屈指一数,从首次参加民俗普查到本次非遗大普查,前后历时20余年。他深感本次地毯式普查的难得,深感这次综合性普查责任的重大。连续两年走遍全县各乡村,或指导、督查,或进行重点项目调研,不敢怠慢。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业。在编辑《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工作中,更是不敢疏忽,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科学、全面地进行研究性编辑。但凡遇到问题,必与全体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下乡核实,不放过任何一项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一分辛苦一分收获。最终《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在浙江省非遗普查工作金华地区验收会上受到省市专家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浦江汇编卷本内容全面、资料丰富、编辑科学规范、立卷形式新颖。因而《浦江非遗普查项目汇编》成为金华不少县市的范本,并被浙江省文化厅评定为全省优秀卷本。2007年12月,洪国荣被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料普查工作先进个人。“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全省普查后续工作还未鸣金收兵,浙江省文化厅又擂起阵阵战鼓,在全国首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立项申报保护工作的先河。浦江县文化部门积极响应,定出浦江剪纸、浦江乱弹、浦江板凳龙、浦江麦秆剪贴、浦江迎会五项申报项目。此属开创性工作,他既无经验,又没范本,但凭着数十年从事民间文化搜集整理与研究的经验,他负责的两个项目的申报材料很快完成,经县专家会议通过,成为县里的范本。继而又通过省里审核,成为本地区其他县市的范本。

  这次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对洪国荣触动颇大,他说:“从事三十余年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上深刻认识到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和紧迫感。”在各种非遗保护工作与活动中,他如梦初醒,把过去仅为自己达到个人业绩的小梦,蝶变成一种为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大梦。是的,个人的价值能体现在国家的利益上,这是颇值自豪的。正因为他有这种家国情怀,才于2013年写出万言《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对策研究》论文,并在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首届非遗论坛”上宣读。2017年,论文《论传统乡村建筑空间营造文化的现代保护价值》在“中国国际传统乡村保护论坛”上交流宣讲。

  “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快速消失,传承人正在逐渐减少,我感觉自己的脚步总跟不上时代潮流。所以,我只有笨鸟先飞,只有闻鸡起舞,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当中,才能无愧于这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洪国荣说虽然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行将退休,但他愿终生为守护民族文化精神家园鞠躬尽瘁,愿竭尽所能为浇灌民族文化之根贡献绵薄之力。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