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李俏红:有条古道叫桃岭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李俏红:有条古道叫桃岭

原创 在线管家2020/04/26 08:43:0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诗画浦江 作者:李俏红 14180 阅读 1 评论 6 点赞

  古道叫桃岭,但岭上并没有什么桃花,我似乎也不喜欢桃花那种粉嫩的娇艳。翻过一个山梁,古道拐弯处有一片空地,种着一畦畦翠绿的土豆,粗壮的枝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健康的光泽。我喜欢泥土的厚实和庄稼的甜美,在意烟火味的日常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喜欢看见种子在黝黑的泥土里发芽,喜欢春种、夏长、秋收的简单过程。它们比桃花实在。

  此刻,我跟随几个文友走在浦江这条名叫桃岭的古道上。古道有一米多宽的路面,一律铺着长条青石板。青石板从山脚一直铺过了两座大山,因年代久远,雨水打磨,石板光滑发亮。如果说小石子铺就的古道是小家碧玉,那么眼前这条开阔的古道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沉着的当家汉子。

  各地都有古道,这些古道曾是先人外出交往、经商、求学、任职的必经要道,现在大多荒芜,偶尔当地村民上山采药、劳作时仍然行走,但作为交通要道的功能已然退化。

  行走在古道上,我庆幸自己是一个从传统一点点走到现代来的女子。既对中国旧时的老宅、店堂、古街、手工、杂货有亲身的体会,又能紧随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知道5G、微信、邮轮、飞机、高铁的好处。在我眼里,文化是传承的、延续的,它们从来不曾断层。不像我家那个90后的孩子,他们不知道古道上拎着的一包鸡蛋糕上面为什么要有一张红纸条;不知道洋油灯微芒的乡村夜晚是怎样的静谧;不知道露天戏台的戏一唱就可以唱三两天的……

  由于少有人走,青石板两侧长满了齐腰高的野草。古道旁侧有一个歇脚的普通凉亭,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陶然亭”。我没有去考证取名“陶然亭”是不是与陶渊明有关,但那种“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自然本真,与此刻的凉亭倒是契合的。

  这个“陶然亭”与别的凉亭最大的区别在于,亭内靠墙立着一块一人多高的“茶路会”石碑,小小的陈述字迹有的已经看不清楚,只有“茶路会”三个大字还清晰地占据着石碑的上方。“茶路会”我是第一次听说,不知何意,但凭字面意思猜测肯定与茶有关。一问,果不其然。“茶路会”原来是为行人休憩免费施茶的。

  据民间史料记载,“茶路会”是民国18年,就是1929年春天,桃岭脚有一位叫张序模的村民,他站在家门口,看见阴雨天气,父老乡亲在泥泞里行走,有的跌倒,有的被泥泞弄脏了衣服,实为艰难。乐善好施的张序模就找了几个熟人,凑了钱开始修路。另一个名叫楼凤起的村民则出资造亭三间,取名“陶然亭”。后来,桃岭脚的张三星等47人也加入合成一会,称“茶路会”。 修好路后,大家商议为过往山民免费施茶。

  从此,“陶然亭”里就多了只大茶缸,每天茶缸灌满茶,供过路行人免费饮用。早年亭内还有热心人士捐赠的木床被褥,可供错过时辰的过路客留宿。

  上坡,下坡,古道很长,一眼望不到尽头。许多石板已经风化,露出了石头内在的肌里。这个午后,别人都赶到前面去了,我坐在古道一侧的老石条上,与山野对话。高远的白云和长途跋涉而来的山风,轻快地洗刷着我的肉眼和身体。颠簸的古道此刻彻底安静下来,一个又一个朝代的更替交迭,渐渐把生活打磨成了今日的样子。

  一场雨会很快冲刷掉我们的脚印,仿佛我们从未来过,古道在山间,依然草木青葱。人一批一批来,一批一批走,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少年走着走着就成了老者;清泉一样的少女,走着走着体内的水分被蒸发了,脸就像张风干的蝉蜕。无尽的悲伤只是个体的,日子还是一天天过。

  我发现古道其实比我们驻颜有术,起码它的衰老比我们经久。来来去去的生命,无法停留,那些未长大的庄稼,那些正开花的野山茶树,都有着令人羡慕的好时光。

  翻过一座小山,在山脚小村休憩时,我们看到了该村一位85岁老人珍藏着一套民国时期的家谱。这套家谱共计40多本,放在一只大大的黑色木箱里。老人带我们上楼,从屋子的角落里拉出这只箱子。这些家谱比我们日常的书本要大一些,封面是藏青色的,页面用宣纸制作,不少已经残缺破损。我小心翼翼地抽出其中一本,封面上落满了灰尘,我轻轻地吹掉那些经年的泥沙,小心翼翼地翻阅,生怕弄痛先人脆薄的骨骼。

  谱页里,有些字已经被虫子蛀掉,留下弯弯曲曲的小洞,那些小洞后面的秘密我们永远无从知晓。家谱是从宋代编写到民国,近千年过去,无数风云激荡,无数季节繁衍。只有古道旁那一汪水,还是如远古时一样清亮,仿佛所有走过的人,依然会停下来,看一眼掬一捧,然后离去。他们离去时,也曾转身回望一眼,像今日的我们。我们也终将像他们一样离去,甚至无法成为家谱里的一缕青烟。

  文友介绍,桃岭原名“逃岭”。说当年“长毛”(太平军溃兵)、“北佬”(北洋军阀孙传芳溃兵)和日本鬼子攻打过来时,城里人都从这条古道逃进山里躲避,或在山上搭个草棚住上几天。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为“逃岭”,后来才改名为桃岭。但我翻看了这本从宋代到民国的家谱发现,这条古道一开始在谱册上的记载就叫桃岭,从来没有更换过名字,人们口中说的“逃岭”想必是战争动乱年代古道特有的含义。

  我希望,桃岭再也不会是“逃岭”,而“陶然亭”永远“陶然以乐”。古道的另一种解释是——古代信实忠厚的道德风尚,比如古道热肠,而“茶路会”正体现了古道的这一含义,两者相得益彰,总是让人欢喜的。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