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鸡毛兑糖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鸡毛兑糖

转载 如鱼饮水2018/04/28 10:51:0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 作者:佚名 303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鸡毛兑糖啰!鸡毛鹅毛猪骨头牛骨头羊骨头兑糖啰!破布鞋破球鞋破套鞋破蓑衣破棉絮破布垃圾也好兑啰!”小时候,我经常听到这样悠长的吆喝声,同时传来拨浪鼓“叮咚叮咚叮咚”的摇动声。不一会儿,村里远近的小孩循声而至,围在鸡毛兑糖人的货郎担前。

货郎担的一头是装糖饼的铁盒,另一头是装针头线脑和小孩玩具的木盒,下面是装鸡毛等杂物的箩筐。糖饼里加过一点薄荷,俗称薄荷糖,薄薄的,红红的,里面有很多小孔,入口松软鲜甜,吸引小孩的眼球;木盒里面分成许多小方格,分别装着针线、纽扣、发夹等日常用品,吸引妇女的眼球。

看到那个大糖饼,小孩经不住诱惑,一阵风地跑回家中,翻箱倒柜,寻找可以用来兑糖的东西:最多是鸡毛,也有鸭毛、鹅毛、羊毛、猪毛等动物毛发,还有人的头发、牙膏壳、破鞋、甲鱼壳和鸡肫皮等。同学周沧桑的奶奶把每天梳头掉下来的头发团成一团,塞在竹椅的空洞里,一听到拨浪鼓的声音,就把积存的头发取出来,兑糖给他吃。

鸡毛兑糖,要经一番讨价还价:敲糖人敲下一块糖,不论大小,小孩肯定嘟囔太小了,于是敲糖人再敲一块更小的糖,作为添头。拿到两块糖,小孩大多心满意足。个别人仍不肯走开,敲糖人会装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再小而又小地敲第三次,但绝对不会有第四次。

别看敲糖是一门小生意,也要生意经。糖刀要横一点放,敲下来的糖会小块一点。也有的敲糖人反其道而行,开始把糖敲得大一点,让围观的人觉得他好商量,纷纷前来,后来趁着人多,就敲小块一点。

敲糖人三天两头上门,糖饼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而家里的鸡毛等杂物有限,有的小孩动起歪脑筋:趁敲糖人正在敲糖,几个小孩围在边上,挡住视线,另外几个小孩迅速从另一篓筐里偷出两小捆鸡毛,再去兑糖。小孩舔着用偷来的鸡毛兑来的糖块,笑得前仰后合。

家里的废品兑光了,我就用爹娘给的零钱兑,一分钱一小块,两分钱一大块。大约是嘴馋吧,有一天连续兑了两次,第三次兑的时候,引起了敲糖人的警觉,担心我偷了家里的钱,让爹娘知道了,找他算账。不得已,我只好把钱偷偷地塞给一个小伙伴,请他出面,兑来的糖分他一半。

敲糖人随身携带义乌红糖,就地到农家做糖饼。有一次,一个敲糖人借大畈清溪马村的陈良材家灶头熬薄荷糖。敲糖人先将红糖放在锅里,掺水熬成稠糖液,然后按百分之一的比例加入小苏打,锅里的糖浆涌了上来,泛起泡沫,用木勺舀到白铁盒里,薄薄一层。等薄荷糖冷却了,敲糖人敲下几块,分给几个小孩。他的小爷爷说:“义乌客人看中你家老的老少的少,否则也不敢煎熬。”原来是怕薄荷糖的配方外泄。

敲糖人用糖饼兑换农家的废品,分拣,晒干,有的卖给供销社,也有的将优质鸡毛挑选出来做成掸子,把优质的猪鬃挑出来做成板刷,把最差的动物毛发与炉灰、栏肥、人粪肥拌在一起,塞到秧苗的根部,起到肥田的功效,俗称塞秧根。

鸡毛兑糖成为当年浙江义乌农民农闲时从事的一大产业。我听有个敲糖人说,父子俩农忙时参加生产队劳动,农闲时挑货郎担出门,一年赚两百元钱,相当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老家娶新娘时送的一份聘礼。干这一行虽然赚钱不少,确是格外辛苦,常年漂泊在外,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为了省钱,他们很少住旅馆或者夜店,大多走到哪里,就向哪里的农家借宿,有时到了半夜三更,实在借宿不到,只能缩在堂楼里或者屋檐下将就。敲糖人早出晚归,只吃早晚两餐,叫做“两头吊”,有时因为买不到吃的,有时是因为生意忙得顾不上吃饭,也有时是为了省钱故意不吃。

除了浙江义乌人,鸡毛兑糖的也有个别本地人,郑宅水阁村的王和明就是。每到农闲季节,他挑着货郎担,到附近的岩头陈一带鸡毛兑糖。干这一行靠的是积少成多,犹如捡一分的硬币,一分一分地积累,一天做到晚,能赚两块钱,而在生产队做一天只有几角钱分红。

跟一般鸡毛兑糖人不同,王和明还是一个有文化的“大学生”,还当过“大学老师”呢。一九五八年,他偷偷地卖掉家里的黄豆,凑作盘缠,赶到江西上饶,考上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上饶地区铅山县武夷山分校。当时,学校里没有校舍,就自己动手,自力更生,造窑烧砖,斫树斫竹,造起竹子的楼房、教室、大礼堂和食堂。大家半工半读,一起上课的同学有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一九六〇年,他被分配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上饶地区弋阳县的一个分校,当起老师,分管食堂,每月工资二十块五角。一九六二年,他回家务农,参加生产队劳动,农闲季节就去鸡毛兑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浙江义乌开办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很多原先从事鸡毛兑糖的敲糖人放下货郎担,卖起小商品,成为市场里的第一批经营户,率先经商致富。选自王向阳《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当当网、京东网、卓越网、淘宝网有售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