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我与恩师李三方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我与恩师李三方

转载 缇莫2018/04/25 20:20:1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原创 作者:张天彬 16982 阅读 0 评论 30 点赞

恩师姓李,名桂贤,别号“三方”,广西容县人,系国家级名老中医,八桂中医大师。在病患眼里,恩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医家大师,因其处方疗疾往往不过三方而已,治病处方不过三剂起效,治病换方不过三方而收功,故有“李三方”之美誉,但在学生眼中恩师虽非完人,但处处透露着慈悲与智慧。

初识恩师是在2014年元月,作为广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中医学(桂派杏林师承班)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隆重而又古朴拜师仪式,并于元月4日正式从学于李老,开始了我4年乃至一生的跟师学艺生涯。弟子颇感学识不足,久思得名师指点,苦无缘得近大贤,今羡李老之学,慕李老之道,因缘际会,得拜先生,感慨万千,故于拜师那日作诗一首,以表心迹:

有幸拜李老,严师慈母教;

惟恐学无成,只敢碌勤求。

师尊道可鉴,先生术近贤;

雅允须亲炙,津梁示坦途。

侍诊四年来,从当初对中医的将信将疑,到如今的深信热爱,从起初学术上的疑惑,到现今医道上的亦步亦趋,渐入佳境,都离不开恩师的指点。韩愈之《师说》流传千古,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固为师之本源,但亦是弟子求学之门径。

学医,惟师者口传心授方有传承,而学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师父的品德,因为术只有在道的烘托下才能发挥极致。古人讲“术无道不远,道无术不行”,医术和医道都是缺一不可的宝贝,不可须臾离也,大医精诚,实乃精其医术而诚明医道之谓。医术只有在道上方能精湛,而术又恰恰能载道的!恩师之学亦复如是!

一、德在术先,术妙病祛

《医戒》有告: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者,谓之上工。曾经对于药和的理解很肤浅,一度停留在药之配伍亦药之和证的层面。从学恩师后,弟子才对医戒有了重新认识,什么是真正的上工,大师的品行!

时一患者诉上症(胃脘辣痛)好转,偶头晕乏力,身出热汗,颜面红赤,部有红疹,睡卧流涎,大便溏烂,纳可寐差,舌质淡红,舌苔略白,脉细。观师前方拟调气和中散化裁,然处方之中有一味肉桂,因师很少运用温热之药于临证,故好奇问之。师曰:患初诊时舌质红绛,然脉略细,此舌脉不符,当和其中气,处以调气和中散,又观前医多投温热扶阳之剂,其性已热,故为师加味少量肉桂以顾前医之法,起药性缱绻过度之用,患现热象已退,故可去肉桂。弟子称赞:医德高尚,医术精妙,原来肉桂防前医热药格剧,此反佐之妙!然而师为什么会有如此跨度的医法呢?正是师之品性,护诸医之短,法乎中道,道法自然,医术借医德而浣化出光彩,此术无道不远之谓!甚至可以说“德在术先”。

二、疑难杂症,有方有眼

恩师诊病不限科别,或内或外,或妇或儿,或内服或外用,总以方便效捷为旨。90年代,一7岁孩童,患白血病,痛苦异常,于上海市某大医院治疗,时医已下“不治之症”,只能通过放化疗尚能维持几年生命,其父母伤心至极,仍不肯放弃,经人介绍遂慕名求诊,恩师通过望舌按脉后云:非不治之症,中医药尚有回转之机。服药20剂后,患儿的光头萌生出了新的黑发,因继续在上海住院接受西医治疗,故对院内西医专家隐瞒中药治疗情况,后查指标,各项均恢复正常,时医大为惊叹,一再追问下才告知医生患儿在接受中药治疗。而后断续服药1年,患者诸症消失,精神可,至今20年未复作,其一家心怀感恩,治病疗疾恩同再造,其儿遂拜恩师为义母。

弟子从师李老四载有余,学虽未精而术尚可,利用假期于自家家乡浦江诊病,患者皆称奇余之疗效,并感慨“学生尚且如此,老师之术又是怎般之高?!”时浦江一患者,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平日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全身多无舒畅之时,咳嗽气喘,腰膝疼痛,脘腹胀痛,胸闷胸痛,小便不利,因一医生对其告知:此肝病无特效药可治,只当静息调养,适饮食,节寒温,方能延长寿命,亦不过60有余。患者为此忧心忡忡,几番赴杭州寻求名医,然治疗未果。故通过我的安排来南宁求诊李老,李老四诊合参后言道:“无妨!中医调治亦可长全。”患者诉服3剂后言身心舒畅,后带药15剂返回浙江,随访得知服药疗效很好,此后在我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望舌诊病,患者坚持服药约6月余,自诉诸证好转,随访至今已无不适。

恩师治病疗疾,大抵如此,运用调气和中之法,处判方药于气机升降之处颇有独到,凡疑难之病,经她之手皆有回春之效,余得遇明师,实机缘深厚,唯珍惜勤勉,方不负师恩!(作者:张天彬)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