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胡才顺:黄宅镇宅口鱼灯考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胡才顺:黄宅镇宅口鱼灯考

转载 在线管家2018/03/11 20:53:0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原创 作者:胡才顺 18247 阅读 0 评论 8 点赞

201831日(正月十四)“千年古县老街开街暨‘两美浦江’全国摄影大展的启动”仪式上,浦江县黄宅镇宅口鱼灯以其独特的工艺、精巧的造型、精美的外观、自由灵活的舞动方式吸引行人,各路摄影发烧友纷纷奔赴宅口村拍摄。32日元宵节央视二套、四套节目在不同时段作为全国各地庆元宵活动专题播放舞动鱼灯的新闻,于是宅口鱼灯进入公众视野。


然而作为省级非遗,虽有非遗传承人,但介绍宅口鱼灯的宣传材料阙如,偶尔散见报端,或语焉不详,或有悖史实。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宅口人深感有义务、有责任作些考订,以正视听,以免以讹传讹。但是村中有关鱼灯的资料无从查找,胡姓、黄姓作为村中的大姓,原有的族谱被毁,难以查阅,于是只能走乡野调查的形式,走访村中老人、寻访鱼灯扎制艺人,从他们的叙述中梳理宅口鱼灯的源流、工艺特点。现场观看鱼灯接水、点光等仪式,了解鱼灯背后的民俗文化;跟随迎鱼灯队伍了解迎灯程序及鱼灯行走的独特套路。


鱼灯的起源

据家父胡能海(出生于192711月,系宅口村最年长的男性村民)回忆,宅口村原来是迎板凳龙(长灯)、龙灯的,到他十岁左右才开始迎鱼灯,大概是日本进犯浦江前。这样推算宅口开始迎鱼灯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迎灯的历史大概是八十年左右,与坊间说有六百的历史相距甚大。从宅口村聚居的胡姓、黄姓、傅姓等大姓族人繁衍情况推测,来宅口村定居的时间大概在明末清初,也不会有六百年历史。

关于宅口村改迎鱼灯的原因,村中普遍流传一种说法。因为正月迎灯各村的灯有“灯路”(指各村迎灯的路线图,具体规定哪天、什么时候、到哪个村、需经过哪些村庄),有些村的灯一般不出村,只能在村中迎,称“老婆村”(喻指只在村里迎给老婆看的),有些村的灯灯路较多(外出迎到临近村子多、线路长),宅口村的灯属后者。这样就有机会与临近村子的灯同时出现在同一村中,有时可能会出现几个村子的灯同时集中在一个村“汇演”,吸引临近村子的人汇聚观看。这种同村竞技的迎灯表演,激发各支迎灯队伍的争强好胜、一争高下的品性,于是相互间包围、缠绕,最终有可能被围在里面出不来,同时迎灯队伍之间也会发生碰撞,极易引发各村迎灯队伍的械斗。而板凳龙的灯板、灯拄(连接灯板之间梢子)就变成械斗的工具。为避免迎灯引发的械斗以及由此造成的伤害,宅口村的先人改迎鱼灯这种灵活自由、容易突围又不会造成身体伤害的迎灯方式。


鱼灯的扎制

据黄宅镇彭村村民彭木吐(系2018年宅口鱼灯扎制人,年近九旬,曾多次帮助宅口村扎制鱼灯)介绍,宅口鱼灯分灯头、灯尾巴、子灯,都是配对成双的,有两个灯头、两个尾巴,这是与其他板凳龙最大的区别。灯头、灯尾巴都取自鳌鱼形象(从外观上看其实应是鲸鱼),灯头的鳌鱼尾巴向下,灯尾巴的鳌鱼尾巴上翘,其他子灯的鱼的形象都来自宅口村门前的池塘(宅口村叫铁店门口塘、花厅门口塘)中的鱼,主要有鳙鱼、鲢鱼、鲫鱼、鲤鱼、草鱼、青鱼、鳑鲏、石斑鱼(浦江俗称“红翠一”),还有金鱼。

据彭木吐老先生介绍,宅口鱼灯在扎制过程中是纯手工、纯天然材料,主要材料有竹片、棉线、纸棉线(就是裱糊灯的皮纸捻搓线)、面糊等。

先将竹子剖开,去掉竹黄,再剖成0.5厘米左右的竹篾片,根据各种鱼形状大小,将竹片裁断,形成长短不一的长条备用。接着将竹篾片扎成大小不等圆圈,接口处削薄,在扎制时为使篾圈标准、定型用稻草烧火烤(就是“煣”的工艺),再用纸棉线捆扎固定,并用面糊粘牢。

随后根据不同鱼灯裁取恰当的长度,把预先扎好篾圈,依据鱼的形状进行开始扎制,还是用纸棉线、面糊固定,曲出鱼头、鱼嘴、鱼尾、鱼鳍,由于鱼的种类不同,形状各异,大小也不一。

第三步开始裱糊。用浦江制作板凳龙等专用薄纸(浦江话称皮纸)粘贴到扎好鱼架子上。裱糊也是一道细活,要根据鱼的形状、弧度等恰当的裁剪,然后平整地粘上,不能过于宽松,也不能有皱褶。

第四步是画鱼。根据不同鱼的种类勾画不同的鳞片,再配上不同的颜色,如鲤鱼有的红中带点淡黄,有的红中带点暗黑;金鱼以红色为主;鳑鲏粉色中带点紫;“红翠一”则红中带淡蓝;鲫鱼、鲢鱼等基本以黑色为主。反正老先生基本是采用写实形式,宅口塘中鱼是什么颜色的,鱼灯也是采用什么颜色。

第五步喷矾。用明矾按一定比例与水溶解,喷洒到鱼灯,主要作用是使鱼灯裱糊的纸绷紧,有弹性。据家父回忆,当年他们小时候村里制作的鱼灯,放到地上可以弹得与人一样高。

最后是把整条鱼剪成鱼头、鱼尾、两段鱼身,在鱼身后半段下部按上放置蜡烛的铁钉,用棉线把剪断四段连起来。这样宅口鱼灯在迎的时候就如活鱼一样自由的摆尾游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宅口村恢复迎鱼灯,当时鱼灯是有现成的一位老先生扎制、绘画、裱糊的。据家父回忆,他小时候迎鱼灯也聘请现成的艺人扎制。


鱼灯的礼俗

宅口鱼灯在扎制前有“偷竹”的习俗,在正式迎之前还有接水、点光、挂红等仪式,迎鱼灯时要送(发)路帖、接灯头、摆灯盏、挂红等礼俗。

1.“偷竹”的习俗与浦江迎板凳龙“偷灯板”一样,浦江习俗迎灯的材料不能买,应该是“偷”的,而这种“偷”又是事先约好,在“偷”时要有人喊、有人追的,“偷”的人又会放一个红包,追赶的人拿到红包后也就停下脚步,“偷”的人也就不用逃了。

宅口鱼灯主要的材料是竹子,所以在扎制鱼灯前先要物色一处竹林,与竹林的主人约定时间,象征性地偷砍几个竹子,演练一遍偷竹、抓贼的过程,再谈妥价格,运走扎制鱼灯所需的所有竹子。

2.鱼灯扎好后,灯头、灯尾鳌鱼的眼睛需要“点光”,点光需要用圣水,于是就有“接水”这一仪式。点光的圣水有严格的要求,取水点必须选在两股水交汇且向西流去的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迎鱼灯时,就选在宅口村东边字纸亭(毁于文革)附近,花厅门口塘的水经镇东桥(原先是一座石板拱桥,在园田化改造中被毁)向东流出经一口小池塘后折向北流经一条小沟分成东西两股水,一股向东流向横河沟,一股向西几十米后折北流向直河沟。点光的水就取自这一段水。不过随着本世纪初农田改造,这些河沟也难觅踪迹。现在接水的地点都定在白石湾景区原茶厂附近溪涧。

接水时需由村中最年长者(俗称家长太公)带领,锣鼓开道,长者提行灯、持香烛前往取水点,到达取水点后,长者点香烛、纸钱,持香行礼,口中念祝辞,然后用镴制锡壶(浦江话俗称壶瓶)盛水。不过现在改用矿泉水桶盛水。据家父回忆接水时的祝辞曰:敬神如神在,天水地水,两金(或许应该是“江”或“涧”)和一水。家父在祝辞时,仅记音,无法说清楚是哪个字,从宅口鱼灯接水时对取水点的要求来看,应以“两涧和一水”为宜。

3.点光由灯头手与年长者一起完成,事先需备白羽红冠大公鸡一只。先在供桌前敬香、烧纸钱,将大公鸡当场宰杀,用毛笔蘸鸡血与接水时取来的水调匀,然后拿笔蘸调匀的鸡血水,口中念祝辞,分别在灯头、灯尾的眼上描画。同时烧纸钱、撒茶叶米。据家父回忆点光时的祝辞曰:龙醒开眼,百姓喜洋洋,快乐过新年。

4.挂红就是灯头点光后,灯头手拿事先准备红布披到灯头、灯尾,同时口中祈求灯头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村民年年有余。

5.送(发)路帖以往是按照灯路,把写有“某月某日宅口鱼灯路过贵境,海涵,宅口鱼灯灯会鞠躬”等字样的红纸贴在经过村庄的路口墙壁,现在一般事先灯会负责人上门送到某村长者,以避免鱼灯进村没有人负责接待。

6.接灯头、摆灯盏、挂红是迎灯过程的一组。宅口村的鱼灯一般从正月十一开始迎,正月十五闹完元宵后散灯。正月十一至十五元宵节,分别为傅姓(陈山湖)、胡姓(上台门)、陈姓(姓陈)、黄姓(下台门)、杨姓(蒋店)“坐姓夜”(以往是接土地神像,现在改为接鱼灯灯头)。轮到“坐姓”的台门,当天下午三点左右,本姓长者组织本姓族人员到陈山湖接灯头,长者提行灯、持香烛,其他族中子弟迎各自的鱼灯到陈山湖傅姓厅堂,给灯头、灯头点上蜡烛,祭拜后,在厅堂前天井转三圈,由灯牌、彩旗、锣鼓开道、钢叉导引,把灯头请到本姓厅堂。

事先厅堂的供桌上供着条肉、面条、馒头、年糕、茶叶米,照例在天井转三圈,请香、烧纸钱,安放好灯头,并专门安排人员值守上香、更换蜡烛。随后安排人员敲锣告知迎灯人家可以烧火做饭(一般敲三次,第一次是提醒烧饭,第二次是提醒吃饭,第三次是提醒可以出灯)。

第三次锣敲响(一般是傍晚六点左右),各姓鱼灯陆续聚集到坐姓的厅堂前,灯头手检查出灯前各项准备,如蜡烛、彩球、红布是否齐整等,然后起灯,锣鼓齐鸣,钢叉导引,在天井转三圈,灯头朝向厅堂。族中长者焚香祭拜、敬请,随后敬上蜡烛,请灯头手接受更换奉还,再作揖敬上红包一个、香烟二条,再作揖敬上红布,灯头手作揖接受后把红布披到灯头、灯尾。锣鼓再次响起,钢叉导引,在天井再转三圈,迎出厅堂。

随后就按灯路规定的时间、路线迎到临近村子。宅口村鱼灯的灯路分三个方向,向东到先黄宅镇红星村的下宅市,再到八联村的王家、丁塘、塘沿等自然村;向南先到浦南街道朱云村的和穆殿,再到杨里村、洪田畈村,现在为安全起见,禁止出乡镇迎灯(其实这几个村子都是上下田塍的),于是这三处近几年不去了,到杨店村、应店村,随着塘岭村移到宅口村南,也迎到塘岭新村;向北向到何村,再到彭村、蒋村。


迎灯的阵法

宅口鱼灯除制作工艺、外观造型等独具特色外,更重要还在于其迎鱼灯时独特的阵法,使得舞动鱼灯犹如玉龙游动,又如鱼跃龙门,又如池鱼欢腾跃出水面。

宅口鱼灯采用双灯头、双尾巴,子灯的鱼也是成对的,这也为迎灯过程提供变换阵法的无限可能性,也增添鱼灯的可观赏性。

迎灯队伍制灯牌两块,正反面书“宅口”“鱼灯”字样;彩旗几十面,基本由小孩扛着,组成彩旗队;备大铜锣四面,由两人挑着,再跟一人,负责敲锣;再设钹、鼓等乐器,共同组成锣鼓队。村中年长中提行灯带领下在开道。设两个钢叉手在前引导,摇出不同节奏,指示灯头手的行进。原先还有什锦班跟在灯尾。

鱼灯在迎过程中主要阵法,正转圈、反钩头、双开门、铁索环(炉栅弯)等,不同的阵法要求子灯在舞动的时候用不同方法。

正转圈,一般每到一处,必须先转三圈再摆灯盏,到一个场地后按顺时针方向跑动配对的鱼先后跟着。这是整个场面像鱼集中在池塘自由游动。

反钩头,一般在摆完灯盏后先顺时针转一圈后,再调转头按逆时针方向,舞动时鱼灯上下跳动,似池鱼在欢腾。

双开门,指两个先后舞动灯头向左右两边翻开,成对的子灯也并行后各自分开,这个时候要求舞动的鱼上扬相碰,犹如鱼跃龙门,煞是壮观,左右分开的两列鱼灯犹如长龙在行进。

铁索环(炉栅弯)是在双开门后,左右并行的两支队伍,灯头不断反钩头跑动,后面子灯不断地延长行进路线,加快奔跑的速度,调头转弯时随时上扬鱼灯,整个场面犹如池鱼翻腾跳跃,使得整个迎灯进入高潮。

正因为鱼灯的独特的行进线路,不断改变鱼灯的姿态,使宅口鱼灯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但由于近几年迎灯人员低龄化,在加上大量女子加入,又没有对迎灯基本要领的指导,在加上村内没有宽敞的场地,鱼灯的观赏性有所下降。


鱼灯的文化内涵探究

笔者走乡野调查的方式,在宅口鱼灯的源流考察中,宅口鱼灯虽然产生时间不足百年,但得以传承而不绝,是有其文化内涵的。

首先追求和谐安康。历来迎灯的目的无非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康。宅口村的先人为避免迎长灯引起的冲突、械斗改迎鱼灯,就是表明村人的这种追求。

其次取法自然、尊重自然。宅口鱼灯扎制的鱼都源自村前池塘中生长的各种鱼类,迎灯的阵法、行进线路也是池塘游鱼形态以及干糖捕鱼时各种鱼类跳跃的壮观场面。还有在接水、点光时那种“敬神如神在”的对自然的虔诚与敬畏。

第三团结包容。宅口只不过是人口五六百的小村,有“七口八姓”之说,除胡、黄、傅、、陈、杨等主姓外,还有严、张、潘等姓,但众姓杂处,和谐包容,团结友善,和睦相处。全村上下不分姓氏同迎鱼灯就是一个明证。

第四活泼自由又协调统一。鱼灯的灯头、灯尾、子灯互不相连,各自独立,整个迎灯过程显得自由活泼,不受前后牵制,能充分展示个人的自由。但并不杂乱,在统一的阵法前又有约束。这样使得整个迎灯场面灵动中彰显和谐的韵致。这或许是宅口鱼灯的魅力所在。

作为省级非遗,宅口鱼灯的相关资料亟需整理收集,扎制工艺需要传承,笔者的调查也只是一鳞半爪,期待同道合力并行。(作者:胡才顺)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