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解匠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解匠

转载 如鱼饮水2017/11/13 18:37:3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手艺:渐行渐远德江南老行当 作者:王向阳 2653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千匠万匠,不要学解板匠。晴来解在山头上,落来解在埂沿上;

站起来吊煞相,眠倒来活和尚。”这是一首流传在家乡的民谣,道出旧时解板(锯板)匠的艰辛:开始锯大木头顶端的时候,解匠站在凳子上,像个吊死鬼;等到锯底部的时候,解匠坐在地上,像个活和尚。

小时候,乡村姑娘的嫁妆中少不了一对木板箱,普通一点的是杉木箱,高端一点的是樟木箱。我上学前,村里特意邀请诸暨的解匠,把村东两株千年古樟砍了,锯成几段,运到村里的大厅里,捆扎在柱子上,用特制的锯子把它们锯开,前前后后忙碌了一个多月。

等我念小学高年级的时候,亲身品尝了锯板的滋味。爹是木匠,需要把木头锯成木板,才能做家具。我们父子抬起锯子,沿着弹好墨线,你推我拉,此高彼低,将一段段木头慢慢解成一片片木板。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乡流行电动解板机,我这个小解匠从此“失业”。

与专业的解匠相比,木匠锯板只是小巫见大巫。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石宅派顶村出过一位身手不凡的解匠,人称明元师,在四邻八乡很有名气,知道的人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

明元师其貌不扬,只有一米六的个头,父辈兄弟三人全是吃锯板这碗饭的。他从小跟着爹爹在山间摸爬滚打,练就一身好手艺。其他诸如砍树劈木、捕猎野物、寻觅草药、扎缚龙灯之类的本事,更是小菜一碟。他还会一点武功,普通民居的墙头,手脚并用,就能轻易攀爬上去。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派顶村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许多古树名木毁于一旦。有一次,村里指派明元师与一位小后生上山砍树。他俩合作,锯啊锯,锯到树干两截分离,其中一截滚向小后生。小后生连忙伸出一只手去推挡,结果被压在下面,动弹不得,狂呼“救命”。这时,明元师若回村里喊人救援,往返七八里路,只怕小后生性命难保。情急之下,他抡起大斧,用力朝压在小伙子手上的树段劈去,一斧又一斧,越到后面,越是高举轻放,以免误伤。过了半个钟头,他才把小后生解救出来,自己累得躺倒在地上,直喘粗气。后来,小后生逢人便讲:“我的这条命是明元师救的,即使进入阴曹地府,也忘不了他的大恩大德!”

日积月累,明元师练就一手绝活。有一次,邻近的浙江建德有一家林场砍伐树木,作为铁路枕木,其中一棵长十来米的大树,要从头到脚劈削取材。他抡起利斧,一气呵成,劈下的木片连成长条,没有断裂,劈好的木料像用刨子刨过一样光滑。当时,场长叫人把这段十来米长的树材抬起来,让在场干活的几十人观看,大家都啧啧赞叹。为此,林场特地送他一把雨伞,作为奖励。从此,明元师声名大振,“斧可替刨”的绝活远近闻名。

还有一次,邻村有户人家造新房,请明元师上山取材。中午,东家送饭上山,只看见所有的树木被分成几堆,连一段木料都未取,而明元师还躺在树堆上,闭着双眼,“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东家看了很不高兴,碍于情面,不好吱声,耐着性子,等他把饭吃完。酒足饭饱,抽上一袋烟,明元师才开始动手,谁知半天工夫,竟劈好十八根搁栅,真是鬼斧神工,让东家惊叹不已。按行规,一天能劈十二根搁栅,就算好手艺。

另一个村庄的一户人家,祖坟后面有棵大树,已经空心,摇摇欲坠。为了防灾,主人想把大树砍倒,最好在倒下的时候,让它从坟后跳过坟背,弹到坟前,既保住风水,又省得搬动,岂不两全其美!可谁有这等挪移的本事?正在困惑之间,朋友推荐了明元师。明元师应邀来到现场,仔细目测大树的高度、树围,坟前坟后的间距、朝向后,允诺择日再来砍树。

几天后的一个晴天,明元师来到现场,拜过树神,就叫徒弟爬上树顶,缚好绳索,动手砍树。他运用力学原理,结合自己几十年来的经验,在大树快要倒下的最后一刻,用力砍了几斧头,凭借树身猛烈的自冲力,整棵大树从坟后弹到坟前,没有碰到坟头,真是神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一个村庄的中心地段有一棵已存活几百年的大榧树,年久心空,遇到台风摇摇欲坠,一旦倒伏,将危及多户人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预先砍伐,东西向只有一条约一米半宽的村道,恐怕砸到两侧的房屋。为此,大队张榜招人砍树,出的工钱很高,但条件相当苛刻,不能触碰任何一户人家的房屋。有好几班砍树师傅都去现场察看,无计可施,只能望树兴叹,悻悻而归。

明元师得知消息,带着几个徒弟前往该村,经反复目测、细算,信心满满,决定揭榜。他选择一个好日子,拜过树神,叫徒弟们把树上所有的枝枝丫丫剔除干净,自己缚上绳索,爬上树干,先从东面开斧仓,再由徒弟配合,从南北两面分别用大锯朝里锯,钉上数枚木钉,斧仓越开越大;为保证树干直线倒向西边,须不停地调套多枚木钉,以求得树干的平衡。待木钉全部打实,数十人在西边把绳索拉紧,最后关键的几斧由他亲自砍伐,大树终于不偏不倚地倒在西边村道当中,房屋无一受损。明元师超群的智慧,赢得了同行的仰慕,称赞他“厉害厉害,确实有真本事”。

在家百日好,出门半日难。解匠跟其他的手艺人一样,走家串户,这碗百家饭不是那么好吃的。有一次,前吴罗源村的两个解匠到童坞村去锯板。东家的主妇用一块围裙裹住孩子,扎在背上,腾出两手,拍起黄黄的玉米饼。背上的小孩哭了,拉了黄黄的大便,主妇用手去拍拍孩子的屁股,再继续拍拍黄黄的玉米饼,自己还不知道。正在一旁锯板的两个解匠,一个看到了,后来吃饭的时候,怎么也吃不下去;一个没有看到,照样吃得津津有味。(作者:王向阳)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