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潘江涛:手艺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潘江涛:手艺

转载 如鱼饮水2017/10/28 09:58:4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潘江涛 2829 阅读 0 评论 4 点赞

有感于岁月的流逝、记忆的模糊和阅历的局限,去年,王向阳时不时地走出书斋,回到老家浙江省浦江县进行田野调查,面对面采访了60多个老行当的百来位老艺人,归结为《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串珠成链,熠熠有光,既为我们重现了老手艺的彼时彼景,也让人感知了老匠人的酸甜苦辣。

手艺背后有苦楚。"学会一门手艺,抵过三石田地",乃越地俗语。意谓手艺人凭技术和力气吃饭,虽不能做财主,但也不至于饿肚皮,生活好过三石田者。话虽不错,但不是万不得已,谁也不想学艺。

箍桶是木匠中分离出来的,俗称"圆木",须熟练掌握浴桶、脚桶等近百种桶器制法,没有十年八载学不会。平日,给东家做桶,早上搬出来一堆木头,傍晚收工要见到两只水桶。不论材料优劣,做法场地好孬,也不管冬夏日子长短,一天的定活必须当天完成。翁志兴是《箍桶匠》中的徒弟,16岁跟父亲学箍桶。有一天,他一声不响地丢下手中活计,跑到街上看热闹,回来后差点被父亲打晕。还有一年冬天,他不慎把斧头劈到冻麻的手上,血肉模糊,父亲不但不安慰,还骂他学艺不精。

" 手艺行里无爷娘,只按要求无朋友。"父子之间尚且如此不留情面,一般的师徒则更为严厉。譬如,《铁匠》说道,来乡村打铁的,多是永康人。铁锤一响,火星飞溅,皮肉烫出血泡,是家常便饭。一不小心,还会被血红的铁块烙伤。有一次,一对师徒正在对打,师傅没有钳牢,火红的铁器从铁镦上掉下来,正好落在徒弟的脚背上,当即起泡。师傅有一颗铁打之心,不仅不给治疗,也没叫他休息,一个劲地坚持对打下去。因为耽搁了治疗时间,徒弟脚背溃烂,惨不忍睹。

手艺背后有行规。"在家百日好,出门半天难。"难在哪里?不立规矩,难成方圆。

手艺讲究师承,学艺必须拜师。学徒一般三年,"有饭食无工钿"。三年之后为"半作",享有一半工钱。俗话说:"三年徒弟混混过,四年半作实难过。"盖因学徒期间,在师傅卵翼之下,无须自己动脑;进入半作,往往需独立操作,遇上难题则苦思犯愁。

手艺一道,蕴涵着文明的累积和嬗递,它们在物品上所留下的痕迹,反过来又为手艺塑造了不灭的形象。因此,手艺背后,虽然隐藏着苦楚、规矩和窘迫,但真正值得称道的,还是王向阳心中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记得某文学评论家曾说过,写田园生活的作者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都市作者,因某个时期在乡村生活过,以一种怀旧的心态去歌咏、赞美乡村,但写出的文章常有浮光掠影之感,乡村的人物风情终难"走心"。另一类是在乡村生活的作者,他们有很多切身的感受要表达,但往往因过多关注生存的艰难和不遂心愿的事件,写出的文章就像被捆住了手脚,局限性非常大。

金华毕竟是"百工之乡",能工巧匠数以万计。现如今,无论是从技艺的发展着眼,还是就文化的承载而言,八婺工匠都已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水准,但在现如今却面临严峻的挑战。所谓的"非遗",也就应运而生。

我们都是时间的穷人。不过,一个人的印象,是一群人的记忆;一群人的印象,便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以此而论,王向阳先生的《手艺》为当下锚定了时代坐标。

周华诚先生在为《手艺》作序时,亦曾以深情的笔触"回溯故乡的小路"。他说:"此书不为怀旧,而为传承;不为过去,而为将来;风雨兼程,为自己,也为别人。"

诚哉斯言!


(作者:潘江涛 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委宣传部  原载:中国纪检监察报)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