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壶源江上有座古廊桥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壶源江上有座古廊桥

转载 2014/07/30 22:32:1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梅梅 19386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浦江境内最长河流壶源江发源于我县最西边的曹源,经最北边的潘周家流向富春江。

      壶源江上第一大桥上是虞宅村的席场桥。景色迷人的巫山脚下的席场桥西边,有一石材牌坊,上书“千年虞宅”。其实,虞宅的历史只有788年,但如果加上虞宅的前身毛宅,却足足千年有余。

因有席场桥才有虞宅,而有虞宅厅堂才有席场桥。

 

      话说在毛宅村,有一早年丧夫的寡妇毛氏,辛苦哺育着两子,大的八.九岁,幼者五.六岁。某天,去潘宅华墙村的亲戚家玩,调皮的兄弟用乌炭在凉亭白墙上划了黑线。亲戚狠狠地骂了兄弟俩,说这凉亭是他家捐款造的,你们孤儿寡母一辈子也造不起。

      兄弟俩从小受母亲自强坚毅性格的薰陶,当场就步行回家了,亲戚还对他们大叫:别半路回来,又来白吃饭。当年的土路,从华墙到毛宅要翻山越岭,距离有40余华里,但兄弟俩凭是靠记忆,经受了恐慌,越过了狼出没的山谷,用了十多个小时,在天黑前到了家。

      那夜,在毛宅村壶源江边一间漏风的破木房子里,在一盏豆油灯摇晃的昏暗光下,孤儿寡母仨哭成一团。也在这风黑月高之夜,毛寡妇做出了惊人决定:在村中独自建造一个厅堂。

建厅堂现今也非易事,何况在近八百年前的一个寡妇。但毛寡妇是铁了心。她第二天雄鸡啼叫前,就赶到了乌桨口的娘家,向兄弟道出了计划。娘家兄弟也大力支持她的决定,当天就上山砍伐起了树木。当年壶源江的水比现在汹涌,从浦江乘筏可直达富春江。娘家兄弟充分利用了这得天独厚地优势,把伐木直接从山上滚下河,随流漂到了毛宅村。

       在那建厅堂的几年,孤儿寡母吃尽了苦头。兄弟俩经常饿得大哭,却哭着帮大人推着木头,干着力所能及之活。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毛宅村第一座厅堂终于大功告成。据说那夜,从来滴酒不沾的毛寡妇却喝了三大碗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能量古今中外都是能感染人的。

       当时毛宅村有个员外毛日严,家中殷实,乐施好善。他佩服毛寡妇的为人,感到自己作为一个男人,无论如何必须为村人做点什么。当时毛宅村人去田间劳作,必须过恶浪汹涌地壶源江,村人只能用木板漂过,经常有人落水而被浪冲走。毛日升决定在江上造一座桥。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他在毛宅晒谷场上摆了九桌酒席,请了本村及附近村庄的一些出头露面之人光临。酒过三巡,他向各位道出了心情,得到了大家一致拥护,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当天就定好了桥名,因是在晒谷场酒席上起步的,就叫“席场桥”。

       当时是南宋1225年。创业难。乐施好善之事同样难。毛员外耗费了大量心血钱财的善举却经受了磨难。席场桥共建了三次,前二次都在建好后不久,即被洪水冲塌漂走。据说,富春江七里垅有一个蔑缆精,这妖妒忌人间有如此伟桥,便兴风作浪,硬是二次掀翻了桥。直到第三次在龙蠎潭圭溪众君的帮助下,才治服妖精,大功告成席场桥。据说七里垅漩涡处,就是妖精收容之穴。造好后的席场桥为四孔石墩,木结构,上盖青瓦的廓屋长桥,中辟亭台式桥门,内有十七间廊房,桥全长78,4米。

 

       古话说,皇天不负施善人,毛员外的善举得到了应验。毛员外家中只有独女。某夜梦中仙人要他明天去接义乌补锅匠为赘婿。第二天,毛员外果然在村边遇到了一补锅匠,经问为义乌华溪人,于是自己作媒,把虞士宁招为入赘婿。虞士宁进毛宅后,繁衍子孙,人丁兴旺。

       后改毛宅为虞宅。

       虞士宁就是现今虞宅村的开村祖宗总太公。虞宅的总太公在虞宅宗谱上已大书特书,而那位历经磨难的毛寡妇,却很难觅到最后归宿。笔者每次经过虞宅,终会产生无限联想,我在深深怀念毛太太,我渴望知晓她后代今在何方?至少想知道毛太太葬在哪座山上。

      可惜这一切连村中老人也说不清,道不明。这该是历史的悲剧!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